来,方先觉这个人和汉时李陵倒有几分相似。天汉二年,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北伐匈奴。广利率汉军主力捕捉匈奴未果,李陵的一只偏师却撞上了匈奴的大单于。八万匈奴精骑围攻李陵部五千步卒,厮杀数十阵,匈奴折损逾万。最后汉军‘矢皆尽’才被击溃,只有四百人逃回汉地,李陵也被俘投降。
率五千荆楚步兵对战八万匈奴骑兵,转战千里,杀匈奴将近万人,最后军队伤亡殆尽,且实在没有战斗力了,最终投降匈奴。结果现在的很多历史编辑仍然将其称为“汉奸”。
作为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取得了超常的功绩,在逆境之时得不到国家援助,自己也尽力了,再打下去也无济于事,然后才投降的。
所以可以看得出李陵未必真心投敌,他在写给苏武的信中说“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於国主耳”。
但不等他有所作为,武帝听信谣言灭其三族。李陵心灰意冷,郁郁终老于北地。
其实方先觉与李陵的投降某种程度上可说是被自己人逼出来的,方的第十军以日军七分之一的兵力,绝对劣势的装备,血战四十七日而援军不至。
在那样的情况下,换谁都会心生怨念,方在投降前就曾说“不是我们对不起国家,是国家对不起我们。不是我们不要国家,是国家不要我们”。
李陵也曾做诗悲唱“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催,士众灭兮名已溃。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而且李陵与方先觉毕竟没有做出什么真正对不起国家的事情——李陵一生未带兵侵入汉地,方先觉投降不久后就逃回了重庆。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似乎只有活着的勇士或是死了的英雄才值得我们长久地颂唱,在东方民族的眼里,被俘是士兵最丢脸的事情。日本兵被俘即使归队,基本都是被同袍虐/杀。
难道只有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