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控明> 第七十九章 事必躬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九章 事必躬亲(2 / 5)

而且乌方石从来也不隐瞒这一点,大前天他还喜滋滋的亲口对张宁说过“上下关节都已经疏通了,多则三月少则两月,就会收到调令。”

对于一个全部心思都用在离开这里的副手而言,锅盖川的事早就不值得关心了。

“不行啊,这事一定得你乌副提举同意才行。”

“好吧,我已经同意了。”

“我还没有说是什么事情呢,你就同意了?”

“不必说了,不管张上宪你要做什么,我都已经同意了,你尽管去做好了。”

“可是……我还是仔细和你念叨念叨这事吧。”

张宁要和乌方石说起的事情确实很重要:组建缉私营。

虽说锅盖川关口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可以正常运转了,但指望往来的商贩主动报关纳税,那根本就是白日做梦想也不要想。

越过长城到蒙古去贩货,路途遥远凶险异常,图的就是一个“利”字,只要是脑壳没有毛病,就不会有人来主动纳税。

白白的银钱交给朝廷,明朝的商人们没有那么高的觉悟:逃税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会主动纳税?

按照惯例,每到冬春季节,北方的蒙古部落就会进行大量的贸易,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用储备了一年的畜牧产品交换内地的盐、铁、布、麻等生活必需品。即便是在隆庆、万历初年的战争期间,这种贸易也从未真正中断过,甚至有很多人趁机大发战争财。

这种贸易形式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规模小,次数频繁,几乎全都是私人性质的商业往来。而且在交易的过程中几乎不动用“现金”,而是采用非常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具体的数额很难估算。再就是逃税,也就是走私。

从隆庆年间算起,甚至可以追溯到嘉靖年间,北方和蒙古人之间的贸易几乎都是以走私的方式进行着。不仅有普通百姓携带货物冒险进行交易,还有如晋商这样的专业走私队伍,甚至还有很多官员参与其中。尤其是到了万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