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第一幕总结,顺便求个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幕总结,顺便求个票(2 / 7)

主线背景来写,都是写烂了的。

我要是着重写这個,那就好像是杀了这些人,唐朝就会千秋万代一样。如果按这样写,我一天能更新一万五,根本不会脑阔疼。

上本书,我在写的时候,关注比较多的,是历史的“剧情”,是整个大背景的故事走向。因为上本书很多读者连基本故事背景都不了解。不得已而为之。

而这本书,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我的着眼点,便在于历史的底层脉络。

尽量还原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真实的社会、经济、政治、人文形态。不仅限于长安城。

研究唐代经济的古代人,常常忽略了一个现代人很容易察觉的问题:他们在算经济账的时候,只算国家总量,而不算经济运转的速度。

只计算钱币的发行量,而不去管它的流通速度与流通领域。

只站在国家层面去查看国家经济是否健康,而不在乎社会基层的稳定度。(我没有借古讽今,不要关联现代谢谢)。

很多时候评判的标准不同,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比如说唐庭在河北的各地府库就是满的,一直都是满的,包括安禄山造反之前都是如此,从来没有说缺军粮之类的事情。

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社会很稳定很富足的错觉。

但如果以此来说明河北财政状况优秀,民生状况就良好,天宝时期大唐天下无敌,都是边将故意搞事情,才会爆发安史之乱,闹得民不聊生。

那这就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了。

世界上每个国家为了自己的粮食安全,同样会建立了很多大型粮仓,这些粮仓常常都是满的。

打比方说现在作者我本人就是在唐朝开元时期,而且穷得揭不开锅,没钱吃饭了。那请问我可以去官府的粮仓讨饭吃么?粮仓的工作人员就应该打开粮仓让我吃么?

答案应该不言自明吧?

官府是官府的,民间是民间的。

在“盛世”里面写乱世迹象,这本书我想应该是没有同类作品的,包括我自己写过的两本书。这对我而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