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藏国> 第六百三十七章 巡视汉阳(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七章 巡视汉阳(下)(1 / 4)

又逛了几家店铺,基本上都大同小异,李邺兴趣不大了,随即离开商铺区,又去了仓库群。

仓库群大概有七十余座仓库,大大小小都有,但仓库属于官府所有,基本上都是租赁,官府按时收租,倒是一个不错的收入来源。

“这些仓库一个月能收租多少?”李邺问道。

“大概三百五十贯左右,扣掉各种开支,净收入在三百贯左右,县州各得一半,用来补贴官府开支。”

这个倒问题不大,一直都是惯例,朝廷只管品级官员的俸禄,再负担一些普通日常开支,但县尉和州衙近百名文吏、衙役的俸禄、补贴、差旅等等,都要官府自行承担。

官府主要获得收入的来源就是租金,房租和地租,偏远贫穷的县份土地租不上价,收入微薄惨淡,县衙也没有多少人。

但像关中那些雄县和赤县,土地十分昂贵,县衙收入丰厚,文吏和衙役的待遇好、福利高,县衙就会比较强势。

汉阳县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商业发达,官府的租金收入丰厚,连州衙也要分一杯羹。

而且汉阳县官府的租金收入远远不止码头仓库,还有官田和官租房,合计下来,每月收入超过千贯。

而一般县衙也就一两百贯收入,好一点的两三百贯,但区区七八万人口的汉阳县每月就有上千贯额外收入,怎么使用的?李邺心中颇有些疑虑。

不过汉阳县刚刚才归自己管辖,他暂时也不好多问。

李邺滑脚又来到了造船工场,汉阳的造船业一直比较发达,是长江上的两大造船基地之一,另一个是扬州江阳县。

汉阳的造船工场也位于长江边上,大大小小一共十几家,除了一家官办的汉阳造船坊外,其他十几家都是民营。

难得是官办工坊居然还在运营,数百名工匠正在忙碌地造五艘楼船,看起来每艘大船都比他乘坐的三千石楼船大很多,其中两艘已经造好了九成。

李邺抬头望着两艘大船,心中十分震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