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2)(4 / 17)

个要来大陆避风的潘家的小儿子,当然就是线头了。

海岩:香港警务处怎么就肯定这把小提琴准在这两家手里呢?

吕月月:他们说这把琴在大前年泰国的一次私人文物拍卖会上露过面,卖主没透露身份,开价一百三十七万美元,但没有买主。港警判断卖主是潘家的掌门人潘大伟,就是潘小伟的大哥。

海岩:听你这么说,我觉得这个案子比我当初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吕月月:你当初想象是什么样呢?

海岩:也没想多具体,总之原来想象比较简单,至少没这么大的背景。你看这案子还没开始呢,已经这么大动静了。

吕月月:要不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呢。就这么个一尺多长的小玩意儿,就值一百多万美元,按咱们这儿的黑市价得一千几百万人民币。

海岩:问句玩笑话,你闲着没事现在也炒美元吧?

吕月月:我可没那个工夫,也没那个本事。老是听去我们歌厅的那帮大款们念叨这些,所以也就懂点。

海岩:我开玩笑,咱们接着聊。

吕月月:后来我就参加这个案子的工作了。我们副队长李向华还有其他几个人,头两天天天到机场去堵潘小伟。谁都没见过他,就光凭着港警提供的一张传真照片和一点文字资料,挺费劲儿的。机场我没去,队长让我在家熟悉一下这个案子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焦长德搞的,虽然他没把这个案子破了,可毕竟是老刑警,材料都搞得很细,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提琴被窃的现场勘查材料立了一个卷,后来的调查材料立了一个卷,证人证词立了一个卷,那个小提琴的文物鉴定材料也有一大卷,都编辑得很专业。

海岩:要不怎么值一百多万美元呢,这种小提琴我想也少不了有一大堆身份履历之类的证明。

吕月月:这把纳格希尼小提琴是十七世纪在意大利的维罗纳手工制作而成的。在国内仅存一把,据说在亚洲也就这么一把。被艺术界和文物界视为无价之宝。当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