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何夕与杨士奇都能看到的。但是下面的推演却不一样的。
杨士奇觉得接下来,就是土地荒芜,大家都不种地了。粮食供应短缺,而在何夕看来,就是另外的样子。
也就是何夕问杨士奇的问题。
杨士奇觉得何夕的想法很有深意,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说道:“还请大人明示。”
何夕说道:“我一直提生产力,生产力是什么你也知道,所以就农业上来说,就是尽快能让每一个人能耕作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这是才必须的。之前佃租模式,我一直不喜欢,就是因为,佃租这种模式,是没有去真正关系粮食生产效率?地主仅仅是收租而已,不关心佃户种得怎么样?如果佃户种得好,粮食生产多,地主或许还会增加地租。最好压迫到佃户仅仅有一口气不死就行了。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提供粮食生产效率。”
“而今不一样了。河北土地不缺,却缺人丁,地主是不可能亲自种地的。所以而今是很多自耕农发展大好时机,而这些农具如果能被百姓所购买,也对军工大有好处。更不要说,只有得到了反馈之后,才能开发出更好的农具。将来百姓一人能耕作几十亩上百亩的时候,北方粮食还是问题吗?”
何夕不由想起后世机械化大生产的农场,一望无际的农场,几个人就能控制住。而今自然做不到这个地步,但是何夕对农具改革很重视,再加上几个牲口,一家人耕种一百亩,甚至更多一点,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杨士奇说道:“大人,您没有干过农活吧?这怎么可能?”
何夕说道:“怎么不可能?不过是不在精耕细作而已?比如马耕,你不是没有见过。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农户是自耕农,是良家子。”
杨士奇心中一动,忽然想起更多了。
如果说,今后大明乡下就是这样一个百亩为主的家庭农场为主,即便每亩仅仅生产一石粮食,一年下来也就是一百石,更不要说,是自己的土地,不用交地租,每年结余几十石粮食,就是非常殷实的人家了。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