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不光产煤,还有大片的森林,粮食和钱都不缺。连通往黄原城的道路也修成柏油路。
汽车在平坦道路上行驶速度飞快,半个多小时就开出四五十里地。
沿途土灰色的山峁上植被逐渐多起来,不时可以看到高低起伏的灌木。再朝前走,更多树木映入眼帘,不少石头山塬上红叶如火,各色野花分外夺人眼目……
又行出几十里的样子,司机师傅才在路边停车。
随即,两人骑着自行车和朝此行的目的地甘水沟村驶去。
那里也是董刚姑父杨全友的老家。
董刚去年为了躲避麻烦,曾在甘水沟村住过一段时间,对村里情况比较熟悉。
甘水沟村生活条件比罐子村要好很多,人家一年粮食能够分足三百六十斤,年终决算一个工分能值八毛多。
另外背靠大山,社员家一年四季不缺柴禾。甚至村里还组建有狩猎队,依靠打猎挣工分。
刚来到甘水沟村外围,王满银就惊到了。
这里的窑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并非像罐子村那种直接挖的土窑,大部分是平地砌起的砖窑石窑,还有部分属于接口窑。
窑面看起来齐齐整整,给人一种明亮美观的感觉。
不少窑洞前晾晒着玉米皮辫子,应该也是给编织厂供货的。
想想也对,董刚的姑父杨全友既然在编织厂担任负责人,肯定不会忘记给村里找活做。
当然真正让王满银惊到的是,绝大部分窑洞墙面上都写着一行行文字。
他最初以为是标语,等走到后才看清楚是一首首诗。
“怎么样,满银,被震到了。我刚来的时候,也吓一跳。甘水沟村的驻队干事很有想法,去年在村里搞过赛诗会,还上过报纸。光去年一年,整个村子就写了一千多首诗,平均每个人三首诗,厉害吧?”
“确实挺厉害,”王满银点点头,仔细阅读窑面上用石灰和油漆写成的诗。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