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进入黑质之下的息壤中,才算是彻底消亡。
第三个群体就是星虫。
它们都是由饱经磨难的失意者组成,冲锋过跳跃过,最终没能幸运地挣脱世界压力,坠落后倒是找到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星虫到处寻找地下合适的同类,只要彼此频率接近,能完成对接就可以继续壮大。
“这是电振星独有的社会组织结构,星虫这一形式既是家庭也是结社。它们彼此共振和同步运动,所以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成了一个复合的整体意识。”
卢卡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
“它们有些像是不同的移步器,彼此连接组成了一个全新的进步机,已经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命阶段。”
“据耀垣首转述「六号」的信号所说,不同与电振星高速运动的激进态,星虫是平缓的慢节奏生活。它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蜷缩起来保持不动,首尾衔接成环,这种姿态能让它们吸附一部分的振动力量,储存到体内……”
陆尧有些意外。
星虫结构居然还有生物电池特性。难怪它们可以长期在地下移动。
不同生存状态,决定了不同的生活特性。
电振星时刻都在被高空压力消耗,必须让自己够快,能在最短时间里完成最多的闪烁。它们要标记更多的坐标,来尽快填补排除法的空白,以完成跳跃。
它们之间的对撞很难避免。
星虫没有这一生存压力,它们变成衔尾蛇就能持续充能。只要稳定地去寻找其他的坠星,将它们连入体内,就可以完成另类的生长和进化。
要说唯一的问题,就是量不足。
“衔尾成环能吸取储存能量非常少,所以星虫们大多数时候都一动不动,尽可能减少消耗,持续获取振动能量。唯有坠星的时候它们才会出动,寻找可以连接的电振星。”
卢卡对此讲述道:“再一个是,星虫们因为考察站的魔瓶而非常兴奋,它们可以直接通过魔瓶补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