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括...白括...”
拿着陈翰翻译出来的铭文内容,李教授对照着自己翻译出来的版本,皱着眉头说道:“这里的白字,应该是通伯的。”
“伯,长子也。”
“在两周时期,给兄弟排序一般就是用伯仲叔季四字,伯是嫡长子,仲是老二。”
“虽然说,并不清楚“伯仲叔季”这种排序方式是否能追朔到西周初年,但是这枚编钟是春秋末年铸造的。”
“所以这里的“白”,在春秋人眼里,通“伯”字应该是没问题的。”
陈翰认同的点点头。
这个说法还是很合理的,“白”通“伯”的例子在其他铭文中也有不少。
而且周代铭文也确实喜欢这么记载,“伯x”“仲x”之类的人名屡见不鲜。
这里铭文里的“白括”,应该是名字叫做括的长子,并不是他的名字就叫伯括。
这种铭文上记载的“名字”,并不是本人真名或者全名的情况,在夏商周时期都很常见。
比如,商王们经常用天干地里的“甲乙丙丁”来取名,并不一定说明他们真的本名就叫天乙、太丁、太甲、武丁之类的。
现在学术界有部分学者认为。
这里的“甲乙丙丁”也许只是一种祭祀名,是这些帝王死后,后人给他们从天干里选择一个日子来当做祭祀日期,类似于宗周后来的庙号。
因为商的祭祀文化很浓郁,不像周朝只祭祀几代祖先。
这样就导致同时要祭祀的祖先太多了,为了避免混乱,就为这些先王们按照十天干来祭祀。
比如成汤,记载的名字叫履,但是在甲骨文里却叫“大乙”,说明商人是在乙日祭司他的,而前面的“大”,也是核算日期的一种方法。
大乙、帝乙、小乙、祖乙分别代表了每一月不同的乙日,这样就不会搞混了。
纣王也是这样,他“纣”的谥号是周王室给的,人家自己可不叫自己纣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