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益的,因为他先天不足。对外屡战不胜,对内则是重文轻武压制武将。从一开始,赵宋就把官绅读书人抬得太高了!”
突然,他猛的想到一件事,一件很多年前听闻的旧事。
当今皇帝还是皇太孙时,在文华殿读书,刘三吾授课资治通鉴。皇太孙读之言,前宋之时士大夫掌国,使得天下读书人皆万人之上,清高不凡。
是以,有宋一朝朋党争斗不断,上至君王下至臣子,一盘散沙难成大器!
“大概从那时候,皇上就看到了官绅做大,掌握话语权的隐患!”
李至刚心中暗道,“所以从筹划新政开始,就已经定下铁腕之策,绝不和官绅妥协!”
“宋神宗后来对官绅妥协,应该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应该就是赵宋的朋党之争,太多掣肘牵绊,王安石独木难支!”
“原因之三,王安石.....把事情想得太好,有些脱离实际了!”
作为读书人,尤其是李至刚这个级别的读书人,他看待那些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事,是不会人云既云的。
做官的,能做到参知政事那个级别的,有傻子吗?能没能力才干吗?
王安石毁誉参半!
所谓的毁,是五花八门。
但赞誉,却是不约而同。
他王安石的政敌苏轼,在王安石下野之后相逢一笑泯恩仇。且对王安石的道德操守,才能文章赞不绝口。
就连朱熹夫子在指责王安石变化的祸害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于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李至刚和这些古人一样都是读书人,所以也了解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在赞誉王安石的时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为,其实他们在心里也赞同王安石变法的某些观点。
某些,而不是全部。
“正如司马光所言,不能任用善于敛财之人!”
李至刚心中继续暗道,“王安石是不善敛财的,但他的变法是要赵宋国库开源!就好比青苗法,不让地主官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