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90】框框架架(1 / 2)

“要做吗?”手术间里的护士问起医生们。

如果能做,可以准备动脉瘤栓塞的工具了。

介入手术处理动脉瘤用旳是栓塞术。

由于介入手术是在血管内操作,不可能像开颅手术那样从血管外夹闭血管给动脉瘤断流,所以医生们想了另一个方法来消灭动脉瘤:在动脉瘤腔中放入微导管,像填水坑一样将瘤体填充密实。如此一来,血流不再能进入水坑(瘤体)增大蓄水池(瘤体),瘤体自然而然不会决堤(爆了)。

这种方法可以说和开颅手术的夹闭血管断掉动脉瘤供血的方式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可以想见医学上处理疾病的思维逻辑好比工程学,属于妥妥的工科作业。

对于护士的询问以及心内科那帮人的怀疑,神经外科医生们没有急于给答案。

介入栓塞术能不能做,肯定不是简简单单取决于动脉瘤的数量。

开颅手术的优势是只要医生能找到瘤,医生的手够灵活,很小的动脉瘤或许都可以帮你做掉。

栓塞术的话,之前讲过的,你工具进都进不去血管直径,是绝对做不了任何事的。这是介入手术的局限性了,一直没变过。

最该死的是什么,是动脉瘤的特点是小体积的动脉瘤出血的机会还比较大。

瘤体直径小于0.5为小动脉瘤,大于0.6的为普通型,大于2.5的为巨大瘤。巨大瘤不用说也是很容易爆的血管,如果做介入栓塞同样是风险性很高。

除了瘤体的直径大小限制栓塞术,瘤颈的直径一样是能不能做栓塞术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这要说到手术医生用来填塞瘤腔的是一种叫做弹簧圈的工具,听名字都知道这个东西像弹簧一样柔软的能伸能缩。这样的东西放入瘤腔,如果瘤颈太大,它在里头被血流一冲,很容易在里头伸伸缩缩间啪一下滑落出来,导致手术失败。

这是为什么临床上大多数mia会选择显微外科手术而不是介入手术的原因了。神经介入手术框框架架的条件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