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佐使的火药(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佐使的火药(一更)(1 / 6)

从西门安出皇宫,向北便是太平门,在太平门左侧,设置有刑部、都察院,北面设置有大理寺。

明代的三法司部门,它并不像户部、都督府之类,在城池之内,而是在城池之外。

这种安排,是有深意的。

看过南京城池便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南京城的城墙,它“不规则”,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长方形,而是拐来拐去形成的一个围城。

这种“不规则”的背后,蕴含的是另一种规则:

堪舆术。

古代皇家建筑,往往都有着“法天象地”的习惯,即按照天象来布置建筑格局。

星空天象被中国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指的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星象,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朱元璋又是一个迷信天象与风水的人,在打造南京宫城的时候,便是以“紫微垣”来布局,以彰显这里是“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

宫廷有门禁,又是紫微垣,于是,才有了大家熟悉的“紫禁城”。

“紫禁城”的紫,便是紫微垣。

在皇城建造上,是以“太微垣”布局,包括衙门、皇宫位置所选,也是依据星象来设计。

大明京师有十三座城门,是基于“天市垣”中的“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来布置的,那时候设计城门位置,第一要务考虑的不是交通方不方便,路通不通畅,而是考虑符不符合星象。

别想着你赞助几个钱,皇上就能在你家门口设置公交站了。

在“天市垣”中,有个星座名为“贯索”,主刑阴肃。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星星,又低头看了看南京城,找到了,贯索对应的是玄武湖左侧,钟山北面,好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到城外去吧。

所以那时候喊冤,打官司,一般都闹不到皇城去,都在城池外面……

朱允炆走到了“孤凄埂”上,这是一个小高坡,建造着一个牌坊,牌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