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二章 第二届国事大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第二届国事大会(3 / 4)

多人。

甚至在大明商业圈里,也能称上一派了。或许比不上晋商,徽商这些老牌商帮,但却也有几分底气了。由他们出面,周梦臣也团结了相当一大批商业资本。

这也是周梦臣敢公然做这些事情的原因。

只是,这些事情不能在这个场合说。

周梦臣说道:“邹大人此言差矣。要与民休息,首先要的是让百姓心安。有恒产则有恒心。而今天下是什么样子,邹大人是真不知道吗?”

“黄册不堪为用,上面的数字,还是永乐朝的。朝廷却按照黄册征收赋税,每年都有数层赋税是收不上来的。嘉靖四十二年到而今五年之间。平均每年不得不豁免的赋税,已经有五六百万石之多。十年之间,到达千万石,不成问题,这还是在这个数字不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

“田赋乃是国家之根基,百姓乃是国家之赤子。天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百姓无力承担赋税,而且越来越大。是本朝的赋税多吗?”

“太祖定额,大明赋税数百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动,何故洪武永乐朝,百姓积极完粮,而今却屡征不出。乃至于自杀,逃亡者?”

“这是国本,不得不重。”

周梦臣目光扫过所有人,目光锐利之极,似乎看透了很多人的人心。

邹应龙也有一些不自然。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读书人一旦中举,就以自己的免税额度,不再交税不说,还有无数百姓诡寄于名下。而大明田赋征收,并不是以人为单位的,而是里甲为单位。

说起来也很正常。

大明如果要以一个人为征收单位,基层就需要多出很多工作量,一般来说,征收赋税的时候,都是以各村子一并征税的。让里长,甲长,村长等将各村的收上来。

总额是不变的。如果有些人免税,就要有人增加赋税。

也就是大明朝廷没有增加赋税,但是有这么多人免税的,那么赋税就增加在那些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