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捷之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捷之后(2 / 4)

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恨不得翘尾巴。但是俞大猷不一样,俞大猷之前对周梦臣的态度,其实是对以周梦臣为首,一大批文官的失望。毕竟俞大猷从军三十多年,提过不知道多少建议,即便俞大猷而今回想,也觉得是真知灼见,如果按他的意思办,事情必然不同,但是俞大猷多次提出意见与想法的下场,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贬官。

为什么?这就是大明文武结构了。

在大部分文官哪里,战略战役的决策权是要文官手中的,怎么打?在哪里打?打谁?这都是文官老爷拍板的。哪里有区区一个武夫说话的份?俞大猷越是秉承忠君爱国之念,提出自己的计划,就越是被打压。认为俞大猷是越分言事,也就是不该你管的事情,你乱说话。、

武将只需做一件事情,听命,冲杀。就行了。

但问题是,俞大猷也认死理。来翻开大明律,看看那一条不需武将商议军事了?

这就是俞大猷一直与很多上司都混不到一起去的原因。

但是周梦臣却不一样。周梦臣给了俞大猷最大的重视,几乎是将全军的胜负,都压在俞大猷身上了。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俞大猷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对周梦臣自然与之前不同。

事实证明,其实谁都知道该如何矮下身段,大部分时候都是对方觉得你不值而已。

周梦臣用了一个上午,接见所有将领与伤员,询问战情。随后又与俞大猷,以及自己的幕僚们商议奖赏之事。毕竟,如此大胜如何能不赏赐?

周梦臣从江南银行里拆借了二百多万两,足够赏赐了全军了。

下面各级将领还好,这战影响虽然大,但毕竟是一个击溃战,斩首俘获都不多。斩首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海上作战,即便有所斩获,也都扔进大海之中了。哪里能将人头砍下来啊?

所以,除却俞大猷之外的封赏,他们都是只是加官,赏银子就行了。

唯独俞大猷的是单独一档。

周梦臣也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