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二章 韩邦奇的邀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 韩邦奇的邀请(2 / 4)

了。

而且陕西人性格都比较直,向来看不上,腹中长虫的南方佬。双方的文化氛围,学术喜好,完全不同。

韩邦奇对严嵩能有什么好看法?

韩邦奇虽然生气,但也无可奈何,长叹一声,说道:“如此也好,既然你想多留几日,不如去一趟横渠书院吧。横渠书院乃是我关中学士心中圣地。关中读书种子都在此地。也请让关中子弟,一听贤侄高论。”

周梦臣一愣。他当然知道横渠书院在关中的分量。

南方有很多书院,心学也是依靠这些书院为中心传播的。并不代表,北方就没有书院了。北方书院密度远远不如南方。但也是有的,横渠书院就是其中之一。

北宋气学领袖张载,少年的时候,扶灵还乡,路过横渠镇,难以为继,最索性将父亲葬在横渠镇,张载也就在横渠住下来,这也是后世张横渠名号的来临。

张载晚年在横渠镇讲学,死后,百姓修建张子祠堂。后来被学子改为书院,这就是特用的前为祠堂,后为书院的格局。

张载关学一脉,在宋后一直在关中传播,即便是在清末,也是有传人的,或许在张载之后,并不算太发达,但却一直深根关中的学派。

在关中的潜势力很大的。

即便很多关中士子,未必信奉关学,但是他们与关学士子之间的关系,也不错的。

横渠书院看似一座书院,但是背后的潜势力非常之大,即便是周梦臣也不敢小视。能去横渠书院讲学,对周梦臣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原因很简单,周梦臣之前不是没有讲过学,但是听他讲课的,要么是周梦臣自己弟子,要么是寻常学子,而在横渠书院不一样,听周梦臣讲学的人,都是韩邦奇口中所说的,关中读书种子,这些人都是有读书功底,甚至在儒学经典之上,有一定的造诣,可不是好糊弄的人。

甚至可以说,周梦臣之前的讲学,都不能称之为讲学。最少与心学学者所说的讲学,是不大一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