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其他类型>秦时之七剑传人> 第七百四十一章 师徒谈话(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四十一章 师徒谈话(二)(2 / 4)

百家学者的归类,更多看其思想,而非出身,所以无论韩非还是李斯,都被认定为法家之人,而非儒家学者, 最多就是说一句他们是儒家小圣贤庄的弟子而已。

荀子虽然一张利嘴喷天下,除了孔子就没他不喷的人,思想也迥异寻常儒家学者,却始终被牢牢地认定为儒家的大儒。

扶苏有些不解。

古寻笑了笑回道,“很简单,因为法家的性恶论,是一种不可更改的结果认定,而荀子的性恶论,只是区别于孟圣性善论的一种初始认知。”

“对于法家来说,人性本恶,无从改变,唯有以法锢之,而对于荀子而言,人性之恶只是初始之恶,是需要通过后天修行修正的错误,强调的是儒家的教化之必要。”

“荀子始终没有放弃儒家所看重的道德教化之理念,这和法家的理念是绝对相冲的。”

扶苏听完连连点头,“学生明白了。”

古寻接着叙述道,“提及荀子,正好说回之前你对儒法的认知。”

“荀子一向被视作儒家的另类,因为他不仅强调儒家的人治,同样认为法家的法治不可或缺。”

“就像你先前说的,法为人定,若人性有缺,法又岂能尽善尽美?”

谷焻

“不过反过来说,人性有缺,法治有漏,人治岂不是问题更加严重?”

“一国的朝政体系,从上至下,大大小小治人者何其多,怎么可能每個人都有着高尚的道德修养,去实施所谓的堂皇王道?”

“那……”扶苏闻言,讷讷回道,“照老师说来,荀子先生的理念不就是最完善的了吗?”

古寻失笑摇头道,“扶苏,这理念方针,不是数字加减,一加上一便得到了二。”

“人治加法治是很好,但是个中分寸该如何把握呢?一方若是过多了,另一方的作用很可能会被压制埋没,失去意义。”

“况且思想理念是思想理念,实际情况是实际情况,时移世易,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