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三国之最风流> 229 本初托辞不受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9 本初托辞不受召(1 / 6)

曹操离开长安,回太原的时候是独自一人匆忙率军离开的,没有与王邑同行,王邑仍留在长安,因此刘协此次移驾颍川,他亦跟随在护驾的队伍中。

出关中,入到弘农郡,四月末这天,到了华阴县,王邑拜辞刘协,北上还河东郡去。

为酬王邑的勤王之功,先已诏拜他为宣义将军,封关内侯,他这趟勤王,亦可算是满载而归。

——关内侯者,与列侯都是源出自秦的二十等爵制,这两种爵位,是二十等爵中最高的两个,其余诸等爵早同废弃,唯有此二等爵,或言之,唯有此两种尚保有封建遗风的爵位尚留用至今。“列侯”,原称彻侯,为避汉武帝刘彻之名讳而改为通侯,又叫列侯。两种爵位相比,列侯比关内侯为高。关内侯,顾名思义,在关内的侯,被拜此爵位者,於前汉时,通常都是居住长安都城,大多只是荣衔,没有封地,只有少数会有封邑。前汉之时,列侯没有等级之差,入到本朝以后,列侯被细分作了三种,即县侯、乡侯、亭侯,此三等侯都有封邑,区别是封邑的大小、封邑内的户口多少不同,从名号可以看出,县侯高於乡侯,乡侯高於亭侯,通过来讲,封邑内的户口数量也是三级递减,但在少数情况下,下一级封邑内的户口数量,会比上一级封邑的户口数量多。比如有的乡,可能是偏远之地,民口稀少,而有的亭却是处在富庶之地,遂虽只辖地十里方圆,然境内的民口人数却比偏远异乡的人口还要为多。

这些且也不必多提。

只需再多说一句,王邑被拜为了关内侯,曹操此次勤王的功劳,怎么说也比他大,因而曹操也得了朝廷的封侯。就在那道拜他为后将军的诏书中,同时也拜他为侯,拜的是个亭侯。

若按曹操自述之平生志愿,在他死后,希望能在其墓碑上题道: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现在他既为后将军,又得封为侯,却是已经超出了他的希望之目标。

自长安到华阴,约三百来里地,共走了十天,这十天里,荀贞一有闲暇,就会请王邑来见,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