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大唐再起> 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慑(1 / 4)

ps;求票求订阅

除了兵力不足的原因外,李信之所以选择等待海龙军,还有一点,就是火炮与猛火油。

火炮自不必说,这东西准头太小,只有集中起来,大规模使用才算是物尽其用,小规模的,不过是震慑罢了。

青铜炮一直在承天府生产,之后迁都长沙府后,军械司才跟过来,进行生产,但限于青铜大部分来自于岭南,所以产量并不大,洞庭湖水师也不过二十门左右,还特地改造了好几艘大船。

二十门炮,怎么可能拿下这防守严密的金陵城,所以只能等待海龙军。

再一个,则是猛火油的不足。

在遭遇敌军水师的袭击,猛火油可谓是出了大力一举扭转了形势。

毕竟是积年水师,训练良久,虽然落寞,但仍旧不可小觑,青铜炮、人多船多,再加上猛火油的助攻,才一举奠定了长江的主导权。

而应用后,猛火油自然就不足了。

而猛火油(石油)的应用,其实就是在五代、宋元时期,历史上占城王国向北宋进贡了许多猛火油,为北宋建设添砖加瓦,占城王国盛产猛火油,这也是李嘉为啥设立占城都护府的原因了,并不只是觊觎其地理位置。

唐朝的《元和郡县志》曾记载:北周宣政元年,突厥兵围酒泉,当地军民用“石脂水”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

之后,聪明的中国人利用石油,设立了“猛火油柜”,造型是一种箱式唧筒,内装猛火油(石油)。

战斗中,用唧筒喷出猛火油,以火烧方式攻击敌方战船或城防。

到了五代,公元913年,后梁王李霸在山东杨刘发动叛乱,曾用“长竿缚布沃曲”,焚烧杨刘城的建国门。

919年,吴越国钱镠出动水师攻打淮南,以“火油焚敌舰”。

由于猛火油几乎来自于占城,所以,当时只有南汉、吴越,南唐等临海国家才能获得,其他的国家,例如契丹中原,几乎把一桶猛火油当作国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