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02章 劝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劝降(1 / 4)

几天后第一批三十把工兵锹就运到了洪沟村。

王学新拿着工兵锹试了试手感,还是比较满意的。

它的长度比大刀稍短……此时华夏军队使用的抗战大刀大多是北平生产的大刀格式,总长90cm,重1.6公斤。

这重量虽说只有三斤多,但八路军战士有许多长年营养不良或是年纪小的战士,单手很难耍得动这大刀。

确切的说并不是“耍”不动,用这三斤多重的东西摆摆架式那还好,问题是战场上与敌人对阵可不仅仅是这样,比如用大刀架开鬼子刺来的刺刀……这要是提着刀都费力,刀上就没有刺度也没有力量,于是这条命也就完了。

因此,装备大刀上战场非得一些身强力壮的战士不可,比如和尚就常年背着一把大刀。

普通战士要想玩得动,还真得多练多耍。

王学新整的工兵锹全长60cm,仅重1.35公斤,这重量和长度很适合普通战士,就算没练过的耍起来也不费劲。

另外,它折叠后就剩下一个25cm长的锹面,既可以塞进挎包又可以直接背在背上,完全没有大刀及木柄工兵锹的不便……大刀背在背上会冒出一个长长的刀柄,不便丛林穿行,木柄工兵锹通常是扣在侧后腰部,木柄会限制行动。

孙铭也试了试,感觉十分称手,又折叠了背着,心下就有些奇怪。

这长度、重量以及折叠后的尺寸按理说应该需要长期测试、反复验证以及多次修改才知道。

而小东北却是直接给出数据画出图纸,且生产出来后各方面都堪称完美。

他是怎么做到的?

运气?

猜测?

还是仅凭感觉?

孙铭不知道的是,王学新在现代时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早就对工兵铲的各方面数据熟记于心了,当然不需要测试。

不过孙铭最关心的还是工兵锹的“飞爪”功能。

他摆弄了下,就问王学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