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必须讲信义(2 / 3)

敬而远之,那还如何涉足洋务?他一度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便常常写信向老师请教。

和李鸿章一样,曾国藩所受的只是传统的儒学教育,日常所读之书绝大多数为国学,也没有出过国,对外情的了解可以说极为有限,他的可贵之处,是能够从自己所受的儒学教育中积极汲取思想资源,从而制定对策。

曾国藩承认洋务确实很棘手,但他认为只要将孔子所说的“忠信笃敬”四字贯彻始终,就不难处置。他告诉李鸿章,和洋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必须讲信义,果决而不反复,“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在大沽口战役中,郭嵩焘曾力持对外交涉应“循理”,劝僧格林沁不要破坏外交规则,实际和曾国藩的思路是很相似的。两次大沽口战役的先胜后败也从反面证明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弱国与强国交涉,任何一个钻空子的冒失举动,当时看起来似乎占了便宜,但过后一定会遭遇对方更猛烈更疯狂的报复,最终将得不偿失。

1862年3月底,英国驻华陆军司令士迪佛立率领由两千名英军士兵组成的部队抵沪。英法联军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联合部队作战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士迪佛立也从何伯手中接过指挥权,为即将开始的“三十英里外围战”着手进行准备。

从这时候起,洋人更是频频要求淮军参与“会剿”。4月22日,一名英军头目的翻译官又来催促李鸿章共同进攻嘉定,被李鸿章拒绝后,翻译官十分恼火,当即拂衣而去。得知李鸿章触怒了洋人,吴煦等会防局官绅赶紧从中转圜,先对英军头目“再三开导”,劝其息怒,然后再来劝李鸿章,说英军建议“会剿”是出于“至诚”,让他多少做出一些让步。

李鸿章被逼无奈,只得提议派薛焕所部勇军作为搪塞,他为此向老师请示,并大叹苦经:“洋情诡秘,究不知其底细也。”曾国藩不同意以勇军搪塞洋人,认为有悖诚信:“明知薛营为洋人所鄙弃,而以此愚弄之,可乎?”与此同时,他继续坚持:“兵勇训练未熟,人数未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