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十米宽窄,七拐八拐的小河,横在庄子外,将原野一分为二。
河南岸,是一片没有多少高度的土坡。左侧土坡姓孙,属于御医孙安祖。右侧土坡原本姓刘,如今被其主人捐赠给了渭南白马上善寺。和尚们在土坡上用木材搭建了一座巨大的法坛,遥遥正对张家的大门……
油灯下,张潜提起炭笔,根据傍晚时分郭怒带领家丁收集回来的情报,在一张白纸上勾勾画画。他的画工非常一般,只能将获得的信息描述出一个大概。不过应对庄子周围相对狭窄简单的地形,倒也勉强够用。
小河距离张家院门大概是八百七十步,桥长二十五步,过了桥之后向左上方拐,大概还要走两百七八十步,才能抵达法坛。但是,如果画直线,法坛与张家之间的距离,就会大幅缩短。法坛跟河岸之间的最短距离,也只剩下了五十多步远。
成年人一步差不多是一米五,八十步,则为一百二十米。再度提起笔,张潜在河北岸距离法坛最近位置附近,标出了两个点,写上了120字样。一左一右,恰恰能将法坛交叉锁死。随即,笑着摇摇头,又在两个位置上,各自画了一座简笔火炮。(注:古代计量单位一步是左右腿交替一次,也就是通常意义的两步)
没错,是火炮,不是钟!拉长版碗口炮!元末农民起义军在野地里搭炉子炼铜钱,都能铸造出来的那种,张潜不相信,集中了大唐全国最优秀工匠和最好生产条件的军器监,没本事照着葫芦画只瓢!(注:碗口炮,元末农民起义军使用的原始火炮。因为炮口呈现碗状而得名,山东出土过实物。可发射实弹或者散弹。特点是铸造质量差,炮璧厚度不均匀。)
事实上,根据张潜对军器监技术底蕴的了解,铸造碗口炮,远比铸造铜钟简单。铸造铜钟,要求钟璧厚薄一致,并且钟璧自身厚度不超过半寸。而碗口炮的炮管厚度,却可以在三寸以上,并且不要求炮管厚薄均匀。
铸造铜钟,所用铜料动辄就是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而他根据博物馆中看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