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控明> 第一百二十五章 穷家难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五章 穷家难当(2 / 5)

:“我走的时候还有不少存银,还不到百日光景,就已经花的干干净净?”

张宁率部深入套北之前,账上还不少余钱,回来之后就已经花的山枯海落一文钱都不剩了。从账目上来看,还有不少的欠银。

辛辛苦苦弄了好半天,还倒欠下四千多两的债务,这是怎么回事?

要说是文秋池贪污挪用中饱私囊,肯定不会发生那种情况。因为账目上的开支明细记录的非常清楚,每一笔银钱的去向都标注的清清楚楚。而且这个账簿子仅仅只是副本,晏洪那里还有一本原始账目和一应的收支票据,除非是文秋池和其他人相互勾结上下串通,要不然的话不可能弄出贪污挪用的事情来。

在锅盖川,文秋池的人缘差的离谱,而且晏洪等人又可以算是张宁的嫡系,不大可能会和他串通一气弄虚作假。

原以为可以赚些银钱,想不到却弄出了好大的亏欠,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涨价。

比如说必不可少的粮食,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之内就涨到了每斗四钱二分银子,这个价格足以吓死人。

按照官府的指定的粮食价格,每斗黄米的价格应该是一钱二分银子,就算是有季节性的浮动也不会相差很大。但是……自古以来,官府制定的价格和真正的物价就是两个概念,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基本维持在两钱六七分银子上下,比官价高出一倍还要。

官府不能控制最基本的粮食价值,以至于粮食价格居高不下,这本就是多年形成的常态,确实没有好稀奇的。真正让张宁吃惊的是,现在的粮价又涨了!而且不是涨了一星半点,而是一下子涨了六七成。

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粮价暴涨到这种程度,简直骇人听闻。

粮价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基本供应的基础,暴涨成这个样子,这是要出大事情的节奏啊。

“两个月之前,我曾到米脂订了些糙米,结果粮价涨的太甚。粮栈宁可赔偿码银(定金)也不愿意按照原价卖米,我只能花高价买米……虽然当然肉疼的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