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还让书童去外面请了几个工匠,用茅草把屋顶上漏雨的地方修补了一遍, 大体上基本能住人了。
和州城的百姓其实早就知道刘禹锡这个通判的事情,在官衙之中, 策知府三番两次针对这个不服软的“倒霉通判”,把这个“倒霉通判”住的地方换了一次又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差,“新闻事件”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强,整个和州城和附近州城的百姓基本都知道了。
像这一次,夏平安第三次换地方,官衙里的那些人, 一个个怕受到牵连,没有一个敢多和夏平安来往的,但不少和州城的百姓听说和州的通判居然住在这么简陋的地方,有不少人都会好奇的来院子外面探头探脑, 瞧个稀奇。。
特别是和州和附近州县的读书人,听说大名鼎鼎的“诗豪”,曾经的监察御史,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的刘禹锡居然住在城中的小破屋里,更是纷纷前来探望讨教,这却是策知府始料不及的,策知府原本是想收拾刘禹锡,但他没想到他的三番两次的刁难,却让刘禹锡在和州住破屋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更让许多原本不知道刘禹锡在和州的人知道了和州城中居然还有这么一个人,那策知府气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让官衙里的人把通判职位架空,让夏平安来到衙门都无所事事,直接成了和州官衙的闲人,连事情都不用做了。
策知府在等着夏平安服软,而夏平安却在等着时机,就在来到这一间破屋住了一个多月后,夏平安知道时机差不多了。
因为就在这一个月内,他这小小的陋室三天两头就会接待前来拜访的读书人和地方的大儒名士,居然逐渐在和州城有了名气。
这一晚,夏平安在陋室内,点着灯,铺开纸,焚香沐浴之后,挥毫泼墨,在纸上一气呵成,写了千古名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