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章 声东击西(1 / 4)

《史记·年表》入都关中索隐注曰:“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为关中四大关隘。

扼守陈仓道的散关暂且不提,其余三关都可能成为匈奴南下攻打的目标,毕竟匈奴有三路大军。

但实际上,匈奴入关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就是闻名天下的秦直道。

原本这条通天大道是为了巩固九原郡甚至是攻打匈奴而建造的,结果现在却反过来被匈奴利用。

中行说的大军就是走的这条路直奔咸阳,把刘恒差点没吓死。

不过,当初蒙恬在修建秦直道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所以在秦直道沿途的险峻之地都设有关隘,越是临近关中就越密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鬼门关,位于陕西黄陵县境西北子午岭巅,因沮河发源于此,又名曰沮源关,清朝末年改为兴隆关,古人有“回竦峙袤延,形势若天堑”之称。

刘恒在得知有一路大军上了秦直道后,立马就派出一支大军增援沮源关,秦直道不容有失。

否则,刘恒就只能往蜀地跑了,安全是安全,但以后再想打出来就是难比登天。

刘恒的防守策略是力保关中,准备和匈奴打持久战。

匈奴三路大军来势汹汹,特别是在雁门和云中郡大败汉军之后,刘恒就知道他已经无力将匈奴拒之国门之外了。

拼兵力肯定拼不过,武器装备大家也差不多,粮草方面匈奴以战养战也不会缺,而且匈奴还有大量的炮灰可用,所以汉军胜机就在将领的指挥能力上。

可是,就连颇为善战的云中郡郡守魏尚都战死了,试问还有谁能抵挡匈奴?

于是乎,刘恒下令汉军主力退守关中,等匈奴劫掠够了吃饱了之后,自然也就退去了,正好借此机会削弱一下各藩国的实力,也算是变坏事为好事。

然而,各藩国的表现让刘恒有些始料未及,基本上没做什么抵抗就归降了匈奴,形势一下子变得万分危急起来。

“诸王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