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三国骑砍> 第644章 制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4章 制度(3 / 4)

吏不能明着反对,也平日里也没少给赵云制造麻烦,更是故意携带,引发了宫城投石事件。

就单轮部队裁减,那肯定会有一个手心手背的选择。

这种时候不需要考虑,肯定是领军校尉、都尉、杂号校尉、中郎将、杂号将军的番号被优先裁撤,这些人转职地方,充任郡县主官;或擢入中枢,充实公卿衙署,再不行也有朝议官这类清贵、有面子的岗位暂做安置。

所以汉军裁减军队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不论关羽、张飞还是诸葛亮,都能压得住局面。

杂号将军、校尉只能接受裁减的安排,顶多诽议几句……除了北府自给自足外,其他军队失去地方拨发的给养,立马就得饿肚子。

威望、人情、给养、军心四个方面交叠在一起,汉军各部只能束手待命,接受裁减。

配合的好,说不好下一轮开战,重新征发、组建部队时,他们还能重返指挥岗位,建功立业。

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利益,许多事情就有了更多的说辞。

比如府兵制度的优越性……杂号校尉、中郎将们并不愿意这么直接的交出兵权,多少想挣扎一下。

哪怕全军就地解除武装,改为屯田兵也是很好的,起码兵权、指挥权在手里;如果离开军队,那就如鱼儿离开了水,处处看人脸色不说,最重要的是一切收入只跟俸禄挂钩。

寻常官吏的合法收入,哪有领兵打仗赚的赏赐多?

一切都是钱惹得祸,这是汉军高战斗力的源头,也是如今裁剪军队最大的阻力。

不止是主要的领军军官这么想,但凡是个军吏,吃过战争红利,那么就对正常官吏的收入……有些看不上眼。

先帝、关羽的大手笔赏赐,已经把军吏的胃口养刁了,很多军吏又没有理财的习俗,所以离开军队,对他们来说……很亏。

再怎么也要攒一笔钱,能置办点产业再转职才行,不然日子真的就不好过了。

娶不起媳妇,绝非笑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