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发力之前,便迅速在东京完成了布局,先行给自己铺垫了一个稳固的根基布置。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隔了一夜,翌日一早,反应过来的赵鼎和张浚几乎是同时提出了各自的兵部尚书人选——赵鼎推荐了知镇江府的胡世将,此人因为物资财赋运输问题,与久任淮南的赵鼎明显有工作上接触,按照赵相公的说法,此人极为擅长军事后勤;而张浚则推荐了知江宁府的吕祉,理由是此人在尧山大胜后,给枢密院送来了一本他自己写的小册子,乃是一份全盘的国家方略,从如何平定洞庭湖叛乱,到如何经营整个南方,再到如何一步步覆灭金国,写得是有声有色,搞得刚刚接手枢密院的张浚认定了此人是天下奇才。
对此,赵玖立即做出决断,以胡世将为兵部尚书。
赵鼎满意的松了口气,而张浚却旋即再度推荐吕祉为空缺的吏部侍郎,这一次赵玖没有否决,即刻应许,张浚也松了一口气。
且说,三位新宰执齐聚之后,立即就在人事上折腾起来,端是一番龙争虎斗,但朝中上下、京城内外,却并没有太多波澜……当然了,这个没有波澜不是说大家早早就知道胡世将、吕祉是什么人物,也不是说大家不惊诧于刘汲的先发之人,而是说大家对新任宰执们推荐、使用自己夹带中人这件事本身早有预想,都知道会有这么一场人事风波的。
还是那句话,人事即政治,政治即人事,你赵官家身为天子,一朝尧山大胜,威势无二之后,尚要启用赵鼎、张浚、刘汲等亲信人物为宰执,那反过来说,人家堂堂百官之首、具有议政权的宰执们自己也是要用人的,而且你赵官家凭什么不尊重人家堂堂宰执的人事权力?
尤其是刚刚上任、或者离任的宰执在特殊时期提出的重量级人事议案……这种东西都要否的话,那人家这个宰执当了干啥?
莫忘了,李纲当然在东南,犹然向朝中推了李光、林杞为重臣;吕好问彼时如此温吞,犹然在南阳后任用了范宗尹等人;吕颐浩昔日独走东南,临行前犹然推了朱胜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