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千两银子买了十方古砚,而且将收藏之所命名为“十砚轩”,自称“十砚老人”。
他在砚台方面的眼力够可以了,就连他,对顾二娘也是倍加推崇。他曾经不远千里,拿着一块上好的砚石料赶到苏州,请顾二娘制砚。这件事儿,有一首黄任写的诗佐证: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
顾二娘去世后,黄任也写过悼念的诗。顾二娘的传世之砚,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
老周一边看,一边啧啧称赞。余耀在一旁半开玩笑道,“我说,你这说好了是给我的鉴定费啊,不会后悔了吧?”
“我能是那种人吗?我又不是没得好东西。”老周说着,放下了砚台,摆好了灵璧供石和底托。
“这‘嫦娥奔月’,还真让你捡着了!”余耀道,“这是明代的东西!”
“啊?”老周不由有些惊讶,“你说这底托是清末民初的,我是真信了!所以,以为这供石,也就是清代的!”
“这底托我没说谎。这供石嘛,我说最晚到清三代,也没说谎!”
老周递给余耀一支烟,“也就是说,是明代的供石,有人在清末明初重新给配的底托?”
“没错!”余耀应道,“你看这方供石的质感和包浆,少了三四百年绝对出不来,到明代是问题不大的。”
老周笑道,“那不算底托,我也赚不少啊!”
“带底托你赚得就更多了!”余耀伸手点了点,“刚才说了顾二娘的澄泥砚,现在该说说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了!”
“朱子常?”老周一脸惊喜,转而轻抚额头,“原来,这个‘常’字,不是姓氏啊!”
“这个老施,你说他不细心吧,他能发现花中隐刻的‘常’字;你说他细心吧,他也是,漏了另一朵花里的‘子’字!”
余耀说罢,指了指左上侧的一朵花。这里面,果然刻了一个“子”字。
不过,“子”字笔画比较少,又是小篆,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