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武侠修真>万法仙杖> 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乘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乘起(1 / 4)

唐楼带着三宝,继续前行,果见迎佛城的氛围浓厚,街倒出都是高僧筑台讲经,而每个高台下,都围满潜心听讲的信众,听得如痴如醉。

唐楼对每场讲经,都是浅尝辄止,一圈走下来,总算明白主流四大流派的特色。

原来,檀寻当年取经归来,还没有这么多流派,等到他创建承恩寺,邀请天下高僧聚集,共同翻译整理取回的真经。

在翻译的过程,高僧们产生分歧,大至整篇经的解释,小至逐词逐字的翻译,都要吵半天。

须知简单一个词句,若是翻译稍有偏差,含义便要天差地远。

高僧们在翻译过程,有些词语实在翻译不过来,只能凭借自身理解强行释义,这样一来,相差地方更多了。

再加,檀寻为了保证翻译而来的经无误,更是制定了交叉审理的制度,高僧们对彼此翻译的不满意,从小小的摩擦争吵,直至到后来的教义之争。

九寺分裂的源头,在檀寻翻译的初期开始了,高僧们将自己理解的经录下,统统收录进入承恩寺的藏书阁内,被后人翻阅,将他们的思想继承下去。

高僧们相继圆寂,但是争端源头并非消散,反而扎根进入承恩寺的深处,在檀寻的下一代集爆发。

由此产生了延绵百年的教义之争,最后承恩寺分裂为如今的九寺,同时产生了四大流派,以及数不胜数的小流派。

迎佛城内,虽然是四流派九大寺占据主流,但是在整个大吴国境内,其他教派如野草般茁壮成长,分散了佛门的力量,并造成大量内斗。

时至今日,迎佛城内都没能统一,九大寺共同执掌迎佛城,任何事情都要商议许久,效率低下。

唐楼打听过迎佛城的往事,最关注的地方,还是那些翻译真经的高僧们,或许他们认识那张贝叶经的内容。

承恩寺内的五万贝叶经,面记载的是西域字,认识这种字的老先生,如同凤毛麟角。

当初檀寻邀请天下才,也才聚集百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