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记忆中,整个唐朝只有三个人担过尚书令。
第一个,毫无疑问是李世民,第二个就是对唐王朝有定鼎之功的郭子仪,第三个则是唐代宗之子唐德宗李适。而且郭子仪是辞让尚书令之位的,郭子仪性格本来就是逆来顺受,知进晓退,并不敢受如此职位。
裴旻也不犹豫,肃然道:“辅佐太子,是臣本份。臣当如昔年诸葛丞相,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尚书令此职位,太宗皇帝曾任,历代皇帝都不任命。臣知陛下对臣器重信赖,但怎能因陛下偏爱,违背规矩?”
听到裴旻拒绝,李元纮、宇文融等与裴旻不能说有仇,但是有着极大政治理念相对的官员都松了口气。
只要裴旻拒绝,一切都好说。
一但裴旻当上尚书令,他们真的就要给死死地踩在脚下了。
只是他们这口气还未吐出,李隆基已经大手一挥,说道:“此言差矣,当年太宗皇帝升任尚书令并非因为他是皇子,更非是未来皇帝。而是他为我大唐立下了盖世功绩。我大唐鼎力天下的六大战役,太宗皇帝一人指挥了四场。而我开元朝有今日之盛,主要战场即在西方,细说起来爱卿几乎全部经历,而且多为主帅,谋定一切。河西九曲之地的收复,石堡城的夺取,青海湖的占领,吐蕃、突骑施、阿拉伯皆溃败于你手。”
“当然,你的功绩,跟昔年太宗相比,还是要差许多的。所以朕给不了你天策上将的职位。但细说起来,你的功绩,即便是当年的卫公、邢国公也比之不上,是我大唐人臣中独一无二的。朕给你个尚书令,并不过分,此事就这么定了。你要体谅朕的苦心用意……”
听到这里,裴旻也不说话了,他实在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拒绝李隆基。
李隆基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元纮、宇文融等一众不甘心裴旻继承尚书令的官员,都一脸灰败。
李隆基说道这里,又看向了李祎,微微一笑到:“信安郡王,你也出来!”
同样的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