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复行行,夏浔经过长途跋涉,已经将到敦煌了。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嘉峪关的确十分险要,北靠嘉峪山,危岩怪石,险不可攀;南临讨来河,因数万年河流冲刷,河谷深几十丈,宽一二里,谷底水流湍急,两岸刀劈斧削,只有飞鸟才可通越。再往南,就是冰封雪冻的祁连山。从嘉峪山脚到讨来河谷,不过十来里地,是走廊西端最为狭窄处,只要扼住此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不仅酒泉稳固,整个走廊中西部地区可保无忧,这是河西走廊西部锁钥,守住此关,关内基本便可得到保障。
明廷此番应对贴木儿的战略就是以嘉峪关作为第一前锋堡垒,然而把经略重心放置于此,也就意味着对其外领土的控制力急剧削弱。从嘉峪关到哈密一千二百里的漫长防线上,只有赤金、罕东、沙州、哈密等七处军事防卫,每卫只有五千六百人,实行军事和民政的合一统治,统称关外七卫,而这关外七卫,均是以归附的蒙古人为指挥使,其兵卒也大部分是蒙古人。
这七卫之中,哈密卫最重要,地处西部前线的突出位置,是内地驻防边庭的哨兵,西域但有什么风吹草动,哈密必定先知。另外两个重要的卫所罕东卫和沙州卫,均设在敦煌境内,是边庭与明朝内地联系的桥梁,同时直接担负西域防线兵马粮秣供应,是一个军事后勤基地,敦煌不保,明朝的西部防线就无法存在。
历史上,正是由于对哈密、敦煌等地经营不善,关外七卫争权夺利、内斗不休,由回鹘贵族在天山南麓建立的吐鲁番王国又不断东侵,而世界航海业也在此时逐渐发达起来,东西方贸易交流和使节往来的通道,由陆地逐渐移向海洋,那往返穿梭于各大洋之间的巨舟大船,其行进速度、承载人货的数量,都远胜于骆驼百倍千倍,西域的陆上交通和边庭防务已渐渐失去原先举足轻重的意义。
因此,正德十一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明王朝闭锁嘉峪关,将关西百姓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