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难辞其咎。
患难见真情,解缙没有忘记夏浔的救命之恩和举荐他为永乐皇帝写《御极诏》从而一步登天的恩惠,他率先发起反击,认为双屿卫造反,是由于待遇不公造成的,即便有责任也是浙东水师的责任,与辅国公无干。
紧跟着郑赐一班尚书侍郎就跳出来跟都察院打嘴仗,为夏浔开脱,主张严厉制裁浙东水师,即便洛宇将功赎罪,这罪责也不应赖到辅国公头上。
而五军都督府及浙东水师各路卫所在丘福的授意下,也纷纷上书抗辩,历数双屿卫自归随朝廷以来,如何对上司阳奉阴违、如果与友军产生摩擦,他们匪姓不除,早晚都反。两下里打嘴仗打得不亦乐乎。
这时候最苦的就是黄真,黄御使好不容易焕发了事业上的第二春,结果名声刚打响,自己的大靠山就要垮台了,他即便想转换门庭投靠他人,此时也是没有可能的了。黄御使到家,灌了一宿的黄汤,把心一横,豁出去了,第二天一早他就红着双眼上了一本,力保杨旭,弹劾五军都督府及浙东水师。
吴有道这一派系的御使们本来还在观望,一见解缙大学士与几位尚书都在力保杨旭,此时一向被人看不起的黄真御使居然也做了一回斗士,吴有道等人顿时勇气倍增,觉得事尚可为,马上也摇动笔杆子加入了混战。
一时间,浙东危机搅动了各方面势力的参予。
大皇子朱高炽、二皇子朱高煦置身事外,似乎对此全不关心,但是分别隶属于他们的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却是赤膊上阵,打得不可开交。而都察院内部以陈瑛、吴有道为首的两道也以夏浔为武器,开始互掐,争夺都察院的控制权。
最好笑的就是蜇伏已久的袁泰,袁泰在洪武朝时因为收受贿礼被解缙弹劾,朱元璋免了他的职,建文朝时朱允炆一朝天子一朝臣,撤了吴有道,又把他提拔起来;等朱棣登基,又把监察衙门这个朝廷耳目、朝廷喉舌交给了他的亲信陈瑛,吴有道因为有拥立之功,成为佥都御使,袁泰还是坐冷板凳。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