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书阁>历史军事>大官人> 第一一六九章 狗急跳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六九章 狗急跳墙(2 / 5)

门不出,结果两天后的早朝,清一色只有文官参加,勋贵们通通缺席。在张辅等人看来,这也是他们对皇帝的一种示威了……

真要玩起阴谋诡计,张辅这些二把刀,哪里是杨士奇的对手?都到这时候,他们还被蒙的死死的,不知道对手真正的图谋是什么!

要是知道的话,打死他们也不会缺席今日的朝会。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他们今天来了,也会被守门的官兵拦下,按照惯例,没有证明清白之前,是不能上朝的……。

结果,朝会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过了一系列简化朝议流程、减少朝议次数、强化内阁地位的决议,并当朝明旨颁布,完成了政权从外朝转向内廷的基本程序。

换言之,这次朝会之后,中央地方的军政大事,都要先向内阁报告,内阁草拟意见后再秉呈皇帝,如有必要,皇帝会召集内阁,会同相关大臣讨论,最后做出决策。然后便交付各部各地各衙,遵照执行,不得有误。

这样一来,朝会的议政作用就消失了,只剩下象征性的礼仪作用,也就没有必要那么勤了,每月朔望,各举行一次,有那么个意思就成。

这可以说是本朝开国以来,太祖皇帝废宰相、罢中书之后,动作最大、意义最深的一次制度改革,直接将六部、各省置于内阁领导之下,从此以后,六部尚书、都御史都是内阁大学士的下级,而内阁大学士也将成为真正的百官之师、文官领袖!

而且,政权从外朝移到内廷,大大减少了参政议政的人数,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将勋贵们排除在政权之外。从此以后,大事小情,皇帝都不用跟他们商量,甚至连知会他们都没有必要。只有特别大的事情,才需要在每月两次的朝会上提一下,但也只是通报一下,处理结果而已。勋贵们再怎么说,也不会改变什么。

对于这个改革方案,六部尚书、都御史们其实挺不是滋味儿的,毕竟他们原先才是文官的首领,眼下却要拱手相让。但杨士奇已经把他们全都镇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领袖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