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缺乏炒作的年代,林封谨这么干他自己固然出了名,却对老师的名望也有极大的提升,这一点却是可以从数据上直观的反应出来:
在林封谨拜师之前,王阳明和陆九渊两人的名气虽然大,但好歹也是和海公子,周敦颐,郑玄,还有白鹿书院的程颢等人是一个级别的,但自从林封谨拜师之后,这两人的声望,影响力就更是隆重了起来,已经很明显的要凌驾于这些人之上了。
这不是空口无凭的,而是有很直观的数据反映出来,什么数据,当然是每年跑来希望投入两人门下的士子数量了。
在之前,海公子,周敦颐,郑玄,王阳明,陆九渊,白鹿书院的程颢,横渠书院的张载等等鸿儒都差不多是一个级别的,都是天下知名的大儒,门下前来期望求学的士子大概都是五千人到九千人左右。
最高纪录就是程颢创造的,九千一百多人。因为来求学都会投递手卷嘛,上面写明自己的籍贯,简历,姓名,所以很好点算。
但是,自从林封谨拜师的消息传出来了之后,去年王,陆二人收到的手卷全部都是超过了一万,陆九渊收到了一万二千多份投递的手卷,王阳明收到了一万三千多份!!相反的是,其余的鸿儒收到的投递手卷都是降低了一两千份。
结果这样一来,一下子就搞成了王,陆二人的影响,影响力必然是再上了一个台阶,隐然已经抛开了其余人,开始向着儒家当中的宗师,领袖转变了!甚至有人专门写诗来贺:
天下无人不识君!
其余的鸿儒嘴上不说,心里面肯定十分介意。俗话就说得好,文人相轻。文人好名那是必须的,所谓“淡薄名利”这四个字是谁原创的?那是诸葛亮的“诫子书”里面首先提到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而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这番言论的呢?
本网站为网友提供小说上传储存空间平台,为网友提供在线阅读交流、txt下载,平台上的所有文学作品均来源于网友的上传
用户上传的文学作品均由网站程序自动分割展现,无人工干预,本站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网友上传的内容(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
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ID账号作封号处理